擋水建筑物地基滲漏治理

具有跨界創新性專業——

高水頭運行狀態下水工建筑物堵漏加固處理


問題起因

滲漏問題是水工建筑物存在的普遍問題,無論是地基或結構本身,在投入使用或多年運行后均可能出現超標滲漏。超標滲漏除影響建筑物正常使用功能、甚至無法運行生產,更嚴重的是可能造成建筑物結構安全穩定,造成災難性后果。很多情況下,只能放空庫容處理,但是水利水電工程往往要蓄水發電或蓄水灌溉,放空將意味著巨大的經濟損失,且有很多老項目根本就未設計放空系統。受以前的技術手段方法限制,業主又要考慮經濟利益,迫使大量水庫電站帶病運行或降低水位運行。即要保證運行、又要處理滲漏,這一矛盾困繞了水庫電站建設、運行單位多年。

問題解決

公司在成立之初,即承接到云南某水電站咨詢和處理,業主面臨的問題即是要解決在不放空水庫情況下進行壩基滲漏加固處理。要達到此目的,則面臨開孔孔口在水下幾十米的鉆孔灌漿,必須解決五大技術問題:

(1)充分承受靜荷載和動荷載的水上作業平臺

(2)解決長懸臂孔口管水下定位、鑲鑄、固定問題

(3)解決長懸臂孔口管與鉆桿摩擦出現斷裂問題

(4)解決長懸臂孔口管自重彎曲問題

(5)解決高水頭差下灌注漿液防過度擴散問題

項目團隊通過多方調研、充分論證,跨界引入舟橋專業、潛水作業專業,配合進行技術攻關解決關鍵技術問題。我們與舟橋單位充分溝通,對舟橋進行改造加固以滿足施工要求。又與潛水單位充分合作,根據潛水作業能達到的深度和操作難度設計了系列水下鉆孔、孔口管水下導向、加固的措施和器具。依靠我們的工程經驗提出后三項難題的解決方案,最后集成匯總成系統解決方案提交業主和設計,并爭取到了業主和設計的支持。

工程實施中團隊突破重重困難,但最終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該項目我們最高水下鉆灌深度達25m,該項目是國內首次采用這種方案進行滲漏處理。緊接這個項目,我們接著承接另一個水下作業深度達53m的同類項目,在總結前一項目的基礎上,不斷優化,最終滿足合同要求的水下堵滲加固效果。53m的水下鉆灌堵漏深度也是國內水庫大壩項目處理的水深記錄。

通過這兩個項目的實施,我們獲取了大量的工程實踐經驗,攻克了水庫電站運行狀態下于水面進行堵漏加固施工的若干技術難題。這項綜合技術是公司跨界技術整合創新的典范,完全可大量運用水庫電站及船塢船廠等臨水建筑物的帶水運行滲漏治理。

核心技術

1)高水頭工況迎水面堵漏加固綜合工法

2)高水頭差工況灌漿堵漏加固工藝技術

3)長懸臂孔口管水下定位、鑲鑄、固定技術

4)超長懸臂孔口管扶正裝置。


擋水建筑物地基滲漏治理

擋水建筑物地基滲漏治理

擋水建筑物地基滲漏治理